撫仙湖,這片位于云南中部的湖泊保持著Ⅰ類水質,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澄江人。10月9日,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項目新聞發布會在撫仙湖畔召開,會上通報將從即日起分3個批次推動實施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將先后完成馬房村、大河口、小馬溝、東大河、廣龍5個片區8274人生態移民搬遷,撫仙湖沿湖剩余的8143戶2.2萬余人,涉及4個鎮(街道)14村委會(社區)54個村民小組將在此次生態移民搬遷中全部搬離撫仙湖沿岸。
據澄江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高正剛介紹,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項目是省委、省政府關于撫仙湖保護治理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持續厚植澄江綠色發展底色的重要舉措,是直接關乎沿湖群眾切身利益和生活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澄江縣委、縣政府結合“一城三鎮八村”總體布局,按照“環湖做減法,城鎮做加法”的原則,鼓勵進城、進鎮、進項目、進特色村,確保群眾“搬得出、住得下、可持續發展”。自今年3月7 日發布《關于啟動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工作的通告》《補充通告》以來,成立市級指揮部、縣級指揮部,形成省市縣各級領導高位統籌推動棚改工作的工作合力。舉全縣之力,從縣各級各部門抽調干部500余人入村入戶,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持續縱深推進環湖棚改各項工作。
經過各級部門的努力,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安置房建設選址地點已經確定并于6月20日發布了《搬遷安置選址通告》,安置點分為9個片區,其中:萬海、右所—吉花片區搬遷至縣城,矣舊片區搬遷至寒武紀小鎮,??谄瑓^搬遷至仙湖古鎮,小凹下壩隔河片區搬遷至路居小鎮,明星尖山、孤山牛摩搬遷至特色村。第一批次1945畝安置房建設用地已具備交地條件。持續推進9個片區“三調”補調、復核和社情民意調查,截至目前,累計入戶8091戶,“三調”復核累計7711戶,群眾對生態移民搬遷的支持率達99.63%。在取得廣大群眾積極支持的基礎上,結合澄江綠色轉型跨越發展的客觀要求,縣委、縣政府積極抓住國家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機遇,遵循依法依規、集約節約原則,在全面掌握“三調”數據的基礎上,積極吸納其它地方好做法,結合實際情況,在多輪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科學制定《搬遷補償安置方案》。
高正剛介紹,此次生態移民搬遷計劃分3個批次推動實施,10月10日將正式啟動第一批次萬海、右所—吉花、矣舊3個片區3443戶9473人《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項目集體土地上房屋補償安置協議書》的簽訂和房屋拆除工作;11月啟動第二批次???、海關海鏡、尖山、明星4個片區3101戶8418人群眾搬遷工作;12月啟動第三批次小凹下壩隔河、孤山牛摩2個片區1599戶4873人群眾搬遷工作,安置房建設也將同步啟動。環湖生態移民搬遷項目規模龐大,共需資金110億元,資金來源主渠道是國家發行環湖棚改專債36.7億元,其余資金通過國家央補、省補以及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籌措解決,確保撫仙湖環湖棚戶區改造暨生態移民搬遷工作順利推進。